K2观察 | 抛开智能 谈制造
来源: | 作者:k君 | 发布时间: 2018-07-19 | 3031 次浏览 | 分享到:

智能制造不是一场突然而至的革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革新。

今天,我们不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为中国工业带来什么,也不谈昆仑数据服务的行业巨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可圈可点的成果,我们希望抛开智能,看看中国万千中小型制造企业谈及对新兴技术渴求为何会如鲠在喉。

技术不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真的到中西部、东南沿海乃至江浙工业重镇走一圈,你就会了解到,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旧处在工业2.0阶段。企业为了保证交期、减少质量问题而疲于奔命,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标准化流程和作业的标准化,更不用谈管理的系统化,生产交付永远处于救火状态,而粗放的管理方式一旦在企业内部形成恶性循环,不是靠“机器换人”和“信息化系统”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管理水平的提升、流程的优化、标准化的建立是当前企业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让“智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智能化才刚刚起步

有多少制造企业长期依靠低廉劳动力或牺牲环境资源赚得一手利润差,就将会有多少企业在低端制造业外流的浪潮下朝不保夕。有关数据显示,时至今日,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仅占14.6%,多数企业使用智能设备替代人工的动力不足。现阶段,即使引入智能设备,也仅停留在初级应用阶段,远没有形成构建智能制造体系的战略思维和总体规划。我国制造业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才瓶颈制约

我国传统的工业重镇一般都地处偏远,且不说北上广深,也很难与人才抢夺战中的网红省会城市一拼。这种人才的缺乏不仅仅是技术型岗位。从经营管理层面来看,企业缺少具有预见力的领军人物,以及在高水平的研发、市场开拓、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从技术员工队伍层面来看,初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传统型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单一技能的技工多,复合型的技工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员工综合素质偏低,直接制约了智能制造系统的应用和推广。而在国家战略层面,涉及智能制造标准制定、国际谈判、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更是明显的“短板”。

工业界缺乏国际话语权

不得不承认,在工业领域,我国产、学、研的整体科技水平与美日欧等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智能化的软硬件缺乏自主研发技术,除了被美国拿来要挟中兴生死的“高端芯片”,工业制造中大量高端传感器、操作系统、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是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制造业国际标准并不多,国际上对中国标准的认可度也不高,中国在全球制造标准领域缺少话语权及影响力。

与昆仑数据服务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相比,新兴技术的快速更迭正在加大这种制造业“贫富差距”。 “智能制造”、“企业上云”的观点都会每年不断被重复,在中国万千中小型制造企业中,有的为了顺应政策号召却只在表面做到了形似,而我们,更愿意以长期价值来衡量新兴技术如何渗透到一线,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和价值提升。

“如何将显性知识、隐性经验、隐藏在过程数据中的模式规律透过新型感知、执行应用到设备控制、生产管理、工艺设计或经营过程中?”

每个工业领域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有其特殊的行业知识沉淀。以敬畏之心做工业大数据与工业智能,只有扎根行业,常驻一线,才能完成行业知识重构。

弯下身子搞“制造”,虽然不及翘起脚尖搞“智能”听起来高大上,但这正是当下工业界需要正面应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