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数据线上课No.1 | 疫情影响下,远程设备运维的启发与建议
来源: | 作者:pmod6d781 | 发布时间: 2020-02-19 | 4492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从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确认了新冠疫情会人传人后,市场预期便明显转差,全国各地的管控措施也在逐步升级,直到目前仍然处于传染的高峰期。

此次新冠疫情会对工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工业大数据的角度,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特别是在远程设备运维的这一个细分领域里,又能给从业者什么样的建议?

嘉宾介绍

田春华

清华自动化系博士,昆仑数据首席数据科学家,从事工业大数据分析,擅长行业数据建模,拥有多年跨领域的实战经验。在IBM中国研究院工作期间,曾与团队荣获KDD-Cup的冠军世界冠军,这是数据分析界的圣杯。加入昆仑数据后,指导K2数据分析团队夺得了2017年PHM Data Challenge设备预测性维护数据领域的世界冠军。

王勇(William)

昆仑数据业务发展总监,电机电器及控制专业,此前就职于世界上最大的轴承公司斯凯孚,从事旋转设备/轴承方面的工作将近20年,期间也在英国从事过工业润滑方面的工作。如果您恰巧了解轴承领域,他就是某论坛中的传奇版主“轴承终结者”。

钟虓

昆仑数据产品总监,负责工业大数据平台产品及其在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应用。此前就职于IBM中国研究院,从事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技术研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大数据技术能源电力行业的实施和推广。从KMX到K2Assets,中间沉淀的不仅是K2的技术,还有对行业用户诉求的理解与实现。

1. 企业运行依赖的“五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人流

传统信息化上大家强调前3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信息整合和BPR等手段,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行。在此之上,管理学(MBA)加了“商流”,即企业销售渠道、供应链、商务关系等,这些直接觉得的企业的商务机会和市场模式。他们往往忽视了企业运行中验证依赖的“人流”(人员的空间流动、人和人面对面的交互、人的综合决策过程等)。

这种有意无意的忽视,体现在企业软件中的设计理念中。在很多MRO、SCM、ERP软件中,一旦涉及到“决策”(例如,生产计划、人员调配),计算机软件的“巧妙”定位就是“决策支持”,计算机及时能够实现一些智能算法(如销售预测、排班计划),也通常把最后的决策权留给人。这样的方法,根源在于企业没有脱开“人流”。

“人流”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种场景。及时数字化、大数据高度发展的今天,他们的作用仍无可替代

1)复杂交互:商务洽谈

2)复杂决策:知识性 vs. 描述性 刻画性 研判性 观测、推理、研判

3)复杂行为:维修行为

2. 疫情对5流的影响

  • 直接影响最大的是人流和物流,疫情直接阻断了人员的跨地域流动、人员聚集决策/行动,直接影响到商务洽谈、生产开工、运维等一些列活动。物流影响最大的是零售型物流(典型的Hub-Spoke结构),工业企业物流影响还好(典型的点-点结构)。设备运维相关的物流影响主要是零配件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无法进村),或则关键零部件的断供(没有开工)。
  • 间接影响最大的是资金流商流,疫情将改了市场的短期供需,对企业资金流造成巨大的压力;疫情也将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的产业格局(东南亚制造业竞争),影响到国家的宏观政策(例如,国家对新能源的补贴政策可能会放缓),影响到企业的IT投资(年内可能缩减投资),以及对数字化的期望(从单纯追求效益,到追求业务的鲁棒性与可持续发展)

3. 疫情对设备运维行业的影响

只要载体是人的活动都有重大影响,包括

  • 新设备的调试:例如,金风科技很多技改、新型号研发任务都停滞了
  • 复杂装备的综合诊断:需要多个学科的联合会诊,需要资深专家的现场把脉(如鼓风机的诊断)
  • 设备的维修:需要多人协同,或则需要去人员密集区(如华东地区的陆上风场)的维修任务无法进行。厂内需要单人维修、或则偏远地区的维修(例如西北地区风电场)的工作没有影响

4. 疫情对设备运维行业的启示

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可以减少对人的空间移动需求(自动化、透明化),减少特定人群的依赖(属地化)

1)交互的远程透明化:透明化;结合无人机、机器人等CPS技术手段,实现远端的可视化

2)决策的数字化:知识沉淀、远程协作(周边的视察)

3)运维行为的协同化:通过维修过程的标准化和支撑技术(AR、VR),维修动作由属地端来做 ,降低对高技能人的依赖

4)备件库存的地域联合模式:借助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统一地域,多个企业类似备件的联合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5、补充观点

大家平时都在忙于奔跑,没有时间思考。即便做数字化也是潮流所致,很多人都想得不是很清楚。眼前的灾难可以让很多有更深远见识的企业家更明确数字化、智能制造的意义,生存下的企业家会利用补涨的机会增长,届时他们需要最高效率增长,因为由疫情带来的空窗期、补位,不是一直有的,对他们来讲是个难得的机遇,对于很多行业也会变成洗牌。

以往需要专家现场去解决的一些情况,通过数据沉淀下来的知识,能够更快速地去应对、去解决。以前需要多人协同、多领域门类的、多细分领域的专家协同配合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单兵作战,能够快速去解决。通过数据,我们进一步降低对人对物的要求,能够在应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更从容的去应对。

疫情对企业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的冲击是深刻而长久的,过去过度靠“人”的聪明才智、合力协同的模式的脆弱性,在疫情面前暴露无疑。数字作为一个灵活、可传承的载体,将为企业构建更长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