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数据线上课No.6 | 大咖对话:新基建时代,如何洞察工业互联网的局与势?
来源: | 作者:pmod6d781 | 发布时间: 2020-03-20 | 9069 次浏览 | 分享到:


陆薇:

工业大数据的价值要落地,有4方面的关键要素。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行业场景,它一定要解决对客户有价值的痛点。

其次,要能够理解场景背后的工业领域知识。比如我们来做管道泄露的诊断,里面会涉及管道压力,水利学、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

第三,一定要有数据,没有数据就是无米之炊。

第四,希望有相应的技术,而且这个技术能够把工业知识、数据知识, IT技术能够串在一起,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四方面要素对于工业大数据价值落地缺一不可。



当前现状是,工业行业需求很多,可以去落地的场景也很多。企业有很强烈意愿去提升竞争力、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但是最后没法做,或者说没做成,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工业的数据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数据要来自于自动化系统,信息化系统,但是现在中国企业的两化融合的进程还比较缓慢。比如我们在青海做新能源互联网平台的时候,要从风电厂、光伏电厂把数据拿回来,就需要拉专线,才有可能把数据传回来。


另一方面是技术问题,要把工业大数据价值真正在企业里落地,需要打通工业技术、IT技术还有数据技术之间的壁垒,这中间有技术的挑战。


所以新基建的推出,对整个行业应该是非常大的利好,因为它肯定可以推动数据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方面会有很大进步,而且可以把很多成本降下来,让企业更愿意来采用这种新手段。


比如我们服务的企业,做设备的远程运维,要365天在线数据实时回传,是要占带宽的,每年都要付费。基本上只有高价值的设备,才能付得起这个费用。如果说未来随着新基建,成本下降之后,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先进设备和系统,能够承担得起成本,对数据进行更高密度更精准的采集,也会促进未来新型业务的发展。


总的来说,新基建会部分的加速工业企业数字化的进程,它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其他的一部分问题,我们还要自己再去努力,比如技术、人才的问题等。


对话议题一:很多企业已经面临增长瓶颈,选择做数字化转型,一般会认为,投入周期长、产出见效慢,而工业企业都很务实,对ROI和现金流都很重视,如何平衡这一“不转型等死,要转型作死”的问题?


陆薇:

这确实是一个有挑战的问题,企业担心出现投资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最后做出来没有效果的情况。所以我们自己的理解是数字化的建设,需要跟传统信息化建设区隔开。


信息化建设是把原来没有信息化系统管理的线下业务,用线上方式,做流程再造。通常以年为周期投入,每次投入都很大。但我觉得数字化的转型,是有别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它需要采用一种以业务价值驱动,来应对非常具体的创新点,而不是建设一个大系统来解决面的问题。建设思想会非常不一样,我们跟合作的企业做数字化转型,会采用全场景规划,小场景启动,小步快跑,步步见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