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科技+资本,如何助推产业创新
来源: | 作者:pmod6d781 | 发布时间: 2021-01-25 | 6084 次浏览 | 分享到:

昆仑数据创始人&CEO陆薇

陆薇:大家好,我是昆仑数据创始人陆薇。昆仑数据是专注在工业领域的一家大数据公司,我们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工业企业释放设备和生产相关数据的业务价值。我在创办昆仑数据之前在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研究院做研究,现在做企业,从研究进入做产品和产业化。

刚才张延老师提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创新投入不是不足。创新如果按照二八原则的话可以分为两种类型,20%的原始创新,80%的工程创新。原始创新是某个领域底层的突破性的科学技术,工程创新是把这样的科学技术转换成在市场上真的能用起来的产品,这是两个不一样的事情。

中国在工程创新上一点不落后,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很多工程创新发生在现场,发生在一个个工厂车间,一条条产线,是工业现场很多的工艺专家甚至操作人员,把经验结合在一起做很多工程技术的进步和突破。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同时每年有两三百万工程背景的毕业生进入工业领域,加入到工程创新的过程中,中国在工程创新方面是有非常大优势的。

被大家诟病比较多的是我们在原始创新方面有欠缺,认为投入不足。我个人认为主要问题并不是投入不足。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在原始创新领域通过类似核高基这样的科技专项投入到包括集成电路这样一些新技术领域的资金非常多,但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投入并没有很有效的转化为市场化产品。

这中间有很多机制的问题,比如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怎么能够让人安心的做科研。原始创新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正如王玥总刚刚提及的,我们要抱着无用之用的态度,不能追求它短期的回报,要看长期的科技突破。过去在科研体系之下大家为了评职称,我们在一些短期的指引下,科研的工作方式有些机制性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移方面做得不好。所有高校科研机构人员的研究成果都是职务发明,职务发明的所有权都归属单位,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对个人没有回报,科研人员没有动力来花费额外精力做成果转化。近些年这方面开始有改观,比如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出台之后,很多科研机构规定即使是职务发明,如果发生了产业转移,个人可以获取一定比例的收益,比如清华大学规定30%归学校70%归个人。

此外,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的机构做基础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桥梁。这几年我们看到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都有相关机构的建立。刚刚原总介绍了科技部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机制,工信部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提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要在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建立一系列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这些年陆续建了若干个制造业创新中心,我们自己也发起成立了工业大数据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希望通过中间桥梁机构的建立,能够把源头创新和产业落地结合在一起。